自从发文《理想i6看完了有点失望,皇冠标配配置是鸡肋》有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,也刚好这段时间让个人也是有空可以仔细看到了各位车友的回复,听到了各位车友的心声。认同的人比我想象的还多,还有幸成为了热贴(本人重来都极少发贴,包括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小红书等)。当中不免有很多的车企的水军们支持,不管是唱红还是唱黑,能输出就能给读者多点思考,也算是好事。估计这次唱红的水军们比较难受一点 本人还在发贴后不久,通过综合考虑还是锁单了一台i6,DG游戏目前预测提车时间10-12周。距离锁单到现在已经8天,预测提车也刚好少了一周,证明我当时听销售讲的话真的不可信(包括在车友群里有些人会讲有惊喜),他们都说到车的时间会比APP 快很多,结果给不了这个惊喜给车主了。据我了解,我订车当天应该是3万左右的锁单,而理想在i6的产能已经到达1.3万台(每月),再加上发布前已生产的那些车,我设想还是能在11月初能提车吧(理想状态),欧博注册既没看到订单量的公布,又没有官方更多的信息。感觉发布了i6之后,整个理想企业就停顿了。这段期间就是不停地刷到各个测评主播发视频,然后各种夸奖。如果每个测评主播能讲出一点实在点内容,尤其是i6的不足,估计还是会每个都看一下。给果大部分车评都是如何如何的好,各种的称赞。空间、动力、内饰、功能等千篇一律的话述,估计大部分人看完一个测评,其他的测评应该是关注在主播个人了(样貌)。目前各大车企的水平,欧博代理空间、动力、内饰、功能基本上都能做到极致了,还用花那么多成本去请主播不停地唱红吗? 今年我身边不少的朋购买了新能源汽车,有慰来、乐道、问界、智界、零跑,唯独我一直等理想到年底。他们订车到提车期最多就是3周,当时最火的M8,也就花了3周。这次购车体验真不理想。 言归正传,为什么L系列不出纯电版?今年i8发布后,理想的挫败,我想着理想在i6公布的时候会重磅发布L系列的纯电版本,欧博官网估计这个会比i6要吸引客户。首先,目前随着电池和充电技术的不断提升,再加上充电站的增长,增程式汽车的优势越来越低了。其次,现在家用车的用途多为通勤为主,长距离的出行概率很低(高铁和飞机的便利,还不如换个地方租车用),增程车的发动机使用率极低,我身边买增程汽车的真实体验,发动机和油箱几乎多余。最后,L系列从外观、空间、功能等各方面都受到市场的认可,尤其是首创了冰箱、彩电、大沙发平民化概念,再套娃一个外观,做出不同尺寸的车辆,把理想推到顶峰。而且,因为套娃的概念,节省了很多设计和生产的成本,这种单一型号的优势,让其他车企纷纷效仿(问界和零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)。理想是增程式汽车的领头者之一,也是把增程式汽车做成功的引领者。当年增程式汽车的优势也是因为我国发动机技术水平低(增程汽车发动机只作发电用,不做直接动力输出)、电池容量(密度)低、纯电续航低、充电速度慢等因素。当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慰来还主推了换电(特别佩服)。因为我个人偏向于理想的空间和外观设计,从去年打算买车到现在一直都在关注,结果今年L系列的升级只是外观和基本功能的改动外,没有把纯电理念加入L系列中,这点让我很失望。期间,像问界、智界、领跑、领克、智己等车型直接就纯电和增程同时推出,最聪明小米,只推纯电。当时我差点大订M8(增程),后来就等纯电M8的过程中i8也推出来了,结果等到了i6。同样的套(娃)路,像M8、M7推出纯电和增程双车型的情况下(也加上华为鸿蒙智行加持)做得非常成功,为什么理想却没有转变思路,把握好这次纯电崛起的机会。与其要一些买家去接受一台新的造型而去买一台纯电的车,还不如让一些认可理想L系列的潜在买家多一个纯电版的选择。题外话,当时i6推出后,首日试驾给我带来感受已经很失望了,第二天在股市上果段放弃了理想,估计出效果今天又继续加深了,看来市场响应也很快显露出来。 最后,我个人对i8和i6的车型认定为猎装型轿车,也可以是旅行型轿车。并不完全赞同理想官方的SUV,或者很多车友说的MPV。其实,建议可以学习慰来一样有ES系列的SUV,也有ET系列的轿车(猎装或者旅行装),个人感觉受众度更高一点。 (责任编辑:) |